经典误解
如果将Furry直接扔到翻译软件、亦或者用词典查,你或许会得到「Furry=毛茸茸」的结果而因此认为Furry角色必须是毛茸茸的,这很符合直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你认为一名furry身上必须覆盖着软乎乎的皮毛,那只能说你对furry的了解确实仅有些皮毛
Furry不是毛茸茸,那为什么被称作Furry?
根据现如今最流行且广泛认可的说法,这个称呼的流行大约归咎于美国20世纪80~90年代一个被称作Dr. Pepper的人提出,在此之前,拟人化动物角色一般被称呼为「Funny animal」
他将拟人动物称之为Furry的理由是:
Then there is the envy of certain traits observed in animals. Such traits include speed, strength, grace, beauty, cunning and of course possession of fur. Most of the animals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are mammals, hence the term "furry, but nothing is excluded.
这句话说简单点就是:大部分人被哺乳类动物的拟人所吸引,但并未排除任何动物,换而言之不管是爬行类还是两栖类或者虫、鸟的拟人依旧是Furry角色,在这之后这种叫法逐渐流行起来
Furry不单单指向毛茸茸的另一条线索
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可以参考Furry发展初期的一些兽聚杂志
图为ConFurence 8,它是 1997 年ConFurence系列中的兽类大会,于 1 月 16 日至 19 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布埃纳帕克的布埃纳公园酒店和会议中心举行。
大会以「音乐与欢乐」和「爬行动物」为双重主题。还有许多舞蹈活动。
【你可以看见那个占据C位正在吹号角的龙,对,就是那个全身鳞片的家伙】
那么Furry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很多略有了解的人喜欢称之为「拟人化的动物」,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称呼其为「人格化的动物」
我引用一段我之前写过的回答:
「Furry」在furry文化中的释义为:「被赋予人格化创作的动物」
(动物为其元素的主要部分,同时拥有外在或内在的拟人,外在拟人表现为类人的躯体、人的行为方式;内在表现为意志、人的思考方式、语言能力等)
它们是如同其他寻常角色一般,不为讽刺某物而特意进行动物化的内容,而是反过来因对某些特质的向往或更多其他原因,将人格赋予给动物角色的创作
Furry根据形态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像我的oc咖麒,她是一种典型的anthro类型角色
她有着与人相似的身形,保留了大量的动物特征
但同时,还有例如taur、feral等跟人形不一定有关系的类型,它们皆属于furry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判断角色到底是纯粹动物还是feral
举个例子,如果要评价一个猴子角色是纯粹动物还是furry,那么首先要看的是他在作品中是否有人类的意志,思维等,作者是否给予其人性特征,而不是只描绘了一只聪明的猴子
语言也是如此,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作品里的金刚鹦鹉是不是furry角色,也是要根据其人性特征判断,但除此以外,外观上很明显属于furry的内容就不需要再纠结它有没有人性特征,外在>内在的拟人,一个没有理智的anthro也终归是anthro
因为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furry的时候我们首要的是先看外在
一个角色可以变身成furry,但是也可以不是,这个时候他是furry吗
furry在角色的语境下是一种外形,不是一种身份
让我举个例子的话,三页漫画里,第一页角色是人类,第二页角色变身成furry,第三页变了回去
那么我们应该静态地对待这个内容,通俗说你只能指着第二页说「这是个furry角色」,而不是将全部三页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
之前确实有人问我furry是啥,这下知道怎么解释了
每日の青年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