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 WordPress。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写作吧!
你都捍卫了什么!?

坏蛋咖麒↑
Furry Fandom Club α 创建于2023年1月31日,是FFC的第零序列群聊
FFC 有良好的分级措施,因此一切NSFW内容都会在FFC NSFW群交流,在 2023/10/20 左右,咖麒在游玩一把 Apex 之前不小心认错群聊,把FFCN的内容发送到了阿尔法群,并且在游戏结束后才发现并撤回,此举导致事件持续了15分钟,最终Furry Fandom Club α 群被腾讯QQ封禁,一共约427位群友被管理组全力找回了大概三分之二
后续咖麒升级了防护措施,并将主群移动到群助手以作区分,这降低了他后续的响应速度
并赠送了十个咖麒周边抽奖来对群友进行道歉认错
不过咖麒那把Apex赢了,当了捍卫者
咖麒与北京烤鸭不可同时存在一个空间
肺鱼强烈谴责咖麒吃北京烤鸭的吃法——直接把所有的饼卷在一起啃!

Furry文化之伊始 科幻漫画!
本文首发于:【哔哩哔哩】Furry文化之伊始 科幻漫画!
Furry文化指的是以拟人动物主题为主的现代亚文化,其脱身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科幻漫画文化
未来主义盛行的20世纪与拟人动物艺术土壤
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由于冷战背景、航天探索以及经济复苏跟科技发展,大家开始关心科技、社会、艺术和文化在未来可能会发展的样子。
1977年的《星球大战》开启了现代科幻大片的热潮,1980年的《帝国反击战》更是巩固了这个流行趋势。
这个时期不仅未来主义盛行,同时由于互联网、个人电脑的普及,在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同时,信息传播的效率也开始出现了质的飞跃在这个科幻题材爆发的黄金时期,科幻展会也就成了一个应运而生的产物。
在此之前,1966 年 9 月手冢治虫的《丛林大帝》;罗伯特·克鲁姆的《弗里茨猫》 以及迪士尼的罗宾汉、Vootie的创立等funny animal 类型内容就已经 Furry 文化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爱好者基础。
最初的Furry爱好者群体诞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于 1980 年 NorEasCon1 上, 史蒂夫·加拉奇( Steve Gallacci)2 展示了他的漫画《Albedo Anthropomorphics》中,一个名为Erma Felna的角色的插画。

这引发了一部分科幻爱好者对于拟人动物的讨论跟兴趣 从而催生了一个名为 “Gallacci ”的拟人动物内容的讨论小组,这本漫画被认为是 Furry 这个漫画子类型的开创者,这个鉴赏小组的成员后续分散成对整个Furry文化有重要意义的 “Rowrbrazzle” 与 ”Furry Parties”,是Furry文化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Vootie与Furry漫画的现实主义先驱
1976 年,里德·沃勒(Reed Waller) 创办了Vootie,这是一个以Funny Animal为主题的业余出版协会(APA),也是 Rowrbrazzle 的前身,作为一个地下漫画(Underground Comics)它拥有跟普通的地下漫画相似的特征——非主流、反叛精神跟成人主题。
根据同为Vootie成员的韦恩·麦克唐纳(Wayne MacDonald)在 《Visions of Paradise #155》中 “It’s True – It’s All My Fault!” 的描述,Vootie的情色元素相比于一般的地下漫画来说太少,甚至可以说清汤寡水,于是他向沃勒写了一封信,信中写着:
Considering how much sex there was in underground comics, I thought it rather odd that there was so little of it in Vootie. What could I do but write to Reed Waller and complain? Rather to my surprise, Reed used my critique as the basis of a two-page story in the next mailing. My remarks are read out loud by naked furry babes while they danced, posed, cavorted, balled, screwed and fu**ed (literally) like mink in every panel.
译:
考虑到地下漫画中有那么多的性,我觉得很奇怪,在Vootie中却很描述性。 除了写信给里德·沃勒抱怨,我还能怎么办呢?令我惊讶的是里德在接下来的邮件中以我的批评为基础写了一篇两页的故事。 我的评论被裸体的Furry角色大声读出,而他们在每个面板上跳舞,摆姿势,嬉戏,滚球,拧和**(字面上)像貂一样。
于是《 Omaha The Cat Dancer》( 猫舞者奥马哈)就在这个场景下诞生了

《猫舞者奥马哈》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明尼苏达州米普尔市(Mipple City) 漫画中的世界由拟人动物角色组成。
这个故事最初是对当地蓝色法律(限制娱乐活动的法律)的讽刺,但后来发展成了一部漫画版的肥皂剧,它被广泛认为是第一个成功将现实主义与拟人动物融合并被公开认可的漫画系列。
Furry亚文化诞生的里程碑
1983年2月Vootie停刊,Vootie的前成员Marc Schirmeister和Timothy Fay继续创建了Rowrbrazzle ,并于 1984 年 2 月发行了第一期。
Fred Patten认为Vootie和Rowrbrazzle之间的过渡是Funny Animal 转变为 Furry 的关键点。
Rowrbrazzle 的出现意味着这个亚文化群体已经足够大,足以支撑起一个独立的亚文化。 因此可以将1983年视作 furry 亚文化的开端 根据 Rowrbrazzle 的前主编——也就是被公认的 Furry Fandom 创始人之一 Fred Patten 的说法:
My thesis is that furry fandom coalesced out of sf fandom and comics fandom, blending elements from both of them and achieving its own critical mass in 1983/1984. The first clear signs of the independent furry fandom were the creation of its first apa, Rowrbrazzle, and the decision by some fans to self-publish furry comic books because there seemed to be enough fans of stories with talking animals to support them (as distinct from earlier attempts to self-publish comics which had to hope for sufficient sales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alone.)
译:
我的论点是,毛茸茸的粉丝是科幻和漫画粉丝的结合体,融合了两者的元素,并在1983/1984年达到了自己的临界质量。 独立的Furry爱好者的第一个明显迹象是它的第一个apa, Rowrbrazzle的创建,以及一些粉丝决定自行出版Furry漫画书,因为似乎有足够多的粉丝支持他们的故事,说话的动物(不同于早期的尝试自行出版漫画,必须希望从普通大众中获得足够的销量)。
因此现在一般的看法认为,拟人动物这个创作形式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的动物崇拜,而Furry是基于这个艺术表达诞生于1983年的现代亚文化。
Furry术语的最早使用与后续推广
“Furry” 的直接翻译含义为“覆有皮毛的”、“毛茸茸的”,而在Furry文化的语境下,”Furry“的含义实际上指的是“拟人动物(Anthropomorphism Animals)”,根据可考历史,共有两个时间节点推广了此用语的用法。
一个是在1986年7月,在科幻和漫画展上举办了大约一年非正式的公开派对后,马克·梅里诺和罗德·奥莱利在圣地亚哥的第39届Westercon漫画展上举办了第一个“官方”的“Furry Parties ”。这开启了在漫画展上张贴印有搞笑动物海报的“Furry Parties”传单来宣传“变形动物”粉丝的传统。“Furry Parties”这个名字使得这些粉丝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定义为“Furry Fandom”,这个节点被认为是拟人动物爱好者后续被称作Furry的主要因素。
而第二个节点则是一位名为 Dr. Pepper的人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了《Furry Fandom Observed》文章,这篇文章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西海岸的BBS上流传,是作者本人对如何定义兽迷群体的解读。
许多人认为该文件带有偏见,对兽迷的心理和性取向进行了泛泛的陈述,并在兽迷群体中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也向公众强化了 Furry 之术语的流行,因此可算作间接的 “furry”术语流行因素之一。
在这篇文章列举的20个条目中,条目3写到:
3. Then there is the envy of certain traits observed in animals. Such traits include speed, strength, grace, beauty, cunning and of course possession of fur. Most of the animals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are mammals, hence the term “furry,” but nothing is excluded.
译:
3.人们还会羡慕动物身上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包括速度、力量、优雅、美丽、狡猾,当然还有拥有毛皮。人们喜欢的动物大多是哺乳动物,因此有“毛茸茸”一词,但这并不排除任何动物
参考
Retrospective: An Illustrated Chronology of Furry Fandom, 1966–1996 —— Fred Patten3
Visions of Paradise #155 —— 可通过Wikfiur中文站存档查看介绍
File770127 —— 可通过WikiFur中文站存档查看介绍
Furry Fandom Observed —— Dr. Pepper
名词解释
- 世界科幻大会,1980年的展会名称为 “Noreascon Two” 举办于美国波士顿地区 ↩︎
- 史蒂夫·加拉奇(Steve Gallaci) ,全名史蒂文·A·加拉奇(Steven A. Gallacci),1955年出生,是一位Furry艺术家、漫画家和军毛(Milfur)爱好者,与他的两只爱犬居住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他的妻子贝弗利·克拉克(Beverley Clark )是一位资深科幻小说和媒体爱好者,两人结婚二十二年,于2007年9月16日去世。 ↩︎
- 弗雷德·帕滕(Fred Patten,1940 年 12 月 11 日出生,卒于 2018 年 11 月 12 日)是一位作家、媒体评论家、编辑、兽迷组织者,居住在美国南加州。他被认为是兽迷圈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7.24
关于这个站点
现在这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门户页面,以后我会尝试放更多东西上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3
世界,您好!
你好!FFC